4月28日 林航研究员学术报告(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来源:物电学院作者:时间:2025-04-24浏览:10设置

报告人:林航

报告题目:光功能玻璃陶瓷的设计制备、结构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8日(周一)400

报告地点: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428会议室

主办单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林航,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福建省杰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引导性项目以及多个企业横向合作项目。担任J. Adv. Ceram.J. Rare Earth.、发光学报和无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近年来一直开展玻璃陶瓷组分设计、定向制备、结构优化和发光性能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玻璃晶化动力学、特定发光微晶相的可控生长、活性离子(稀土/过渡族离子)掺杂分布与作用、微晶与玻璃界面调控、复合材料荧光特性及其与显微结构的关联等基础科学问题,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稀土/过渡族金属掺杂玻璃陶瓷,探索了这些材料在固态照明/显示、光存储、光学传感、太阳能电池光频转换层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开展了高功率固态照明用玻璃陶瓷荧光片的产业化工作。迄今,在Nat. Commun.Light: Sci. Appl.Laser Photon. Rev.等期刊共发表SCI论文108篇,被他引7200余次,H因子为51,高被引论文(ESI TOP1%6篇。

报告摘要:

玻璃陶瓷是一类由无机玻璃和微纳晶体所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在工业上具有广泛应用。其中,光功能玻璃陶瓷通过玻璃相与发光微纳晶相的复合,可兼具结构稳定性与光谱可调性,是高功率固态照明/显示、光学存储和光伏电池等应用的关键功能性材料。如何精准设计玻璃组分、构筑玻璃网络结构、调控玻璃晶化、优化微晶-玻璃界面结构及激活离子分布,是获得优异光功能玻璃陶瓷亟需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鉴于此,我们课题组系统开展了应用导向的玻璃组分设计、网络结构调控、晶化动力学以及材料结构、性能优化研究。致力于研究玻璃可控晶化与光谱调控、玻璃陶瓷的微晶-玻璃低温共烧制备科学及光场-玻璃陶瓷相互作用。本次报告将分享我们在固态照明显示以及光存储用荧光微晶玻璃的最新研究进展。

返回原图
/